海归不香了?留学生就业也“两难”
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2-29 来源:网络
(海归不香了?留学生就业也“两难”)
记者|陈琼烨
编辑|查沁君
在长达半年多的求职过程里,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生徐婧怡时常感到压力。
海归身份并没有让求职变得更容易。国内春招开启较早,身在英国的徐婧怡顶着时差进行国内的笔试和面试。
智联招聘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指出,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回国求职的海归总人数同比增长33.9%,其中应届留学生人数猛增67.3%;2021年,在国内求职的海归总人数及应届留学生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回国求职的海归人数增多、“海归优先”的岗位数持续减少,让海归在国内的求职压力加大。
“与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生相比,海外留学生不一定有竞争优势。但对于有出海需求的企业,海外毕业、有工作经验,优势会突出些。”领英中国总裁陆坚告诉界面教育,雇主更看重个人在职场上的学习能力和上升潜力。
从决定去英国读书那刻起,徐婧怡就决心毕业后回国工作。
徐婧怡本科就读于南方一所211大学的俄语翻译专业,毕业后半年多,徐婧怡给了自己一段“冷静期”,跳出翻译专业狭窄的就业方向,瞄准了更感兴趣的传媒行业。期间在省级电视台和报社实习,并将其作为赴英读研的专业方向。
研究生毕业前的数月,徐婧怡忙得焦头烂额。一面是临近截止日期的毕业论文修改;另一面要准备国内公司的笔试和面试。
尽管利兹大学会定期举办求职分享会,“但更多是理念分享,缺少实际求职环节的指导和公司岗位差异化对比。比如该岗位能体现多大的自我价值、未来前景如何等。”
除了缺乏有效的求职指导,中外求职的信息差也是横亘在海外毕业生面前的一道坎。
“留学生很难从国外的就业辅导中获得国内的就业信息”,领英中国招聘团队负责人王晶告诉界面教育,“49%的留学生并不了解国内校招的时间和流程。”
国内企业会有大规模的春招和秋招,但国外没有这样的概念,导致部分留学生错过国内关键的招聘时间节点。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雇主和校友关系主任陈冰冰也注意到这一问题。
“国内校招比美国早,而且越来越卷,尤其互联网大厂,校招时间几乎每年都在提前。”陈冰冰感叹,去年不少大厂校招从7月份就开始了,而美国的一些大型求职活动基本在9月才陆续开启。
“正值暑假,留学生容易漏掉国内校招。等美国当地的求职活动开始,国内的秋招基本已开始发了。”陈冰冰表示。
国内外还存在简历标准和面试形式的差异。
陈冰冰告诉界面教育,国内中文简历需要附上个人照片和基础个人信息,国外的英文简历则不需要。
国内的大厂和大公司会设置一轮群面,“美国的面试基本是一对一。美国学校提供的面试辅导也很少针对性地对国内求职方式进行指导。”
为了避开国内的就业竞争热潮,也有留学生决定留在海外。
去年12月,Jenna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交互设计专业硕士毕业,从大学所在地匹兹堡搬到更为熟悉的波士顿,在这里她度过了大学四年,朋友圈子也在这里。
去年暑假,远在国内的Jenna母亲通过身边朋友介绍,给女儿推荐了一家求职辅导中介,创始人声称校友圈子广,大公司可直接内推。
如果“有中介‘加持’,可能求职路更好走吧。”Jenna对求职“心里没什么底”。
然而,这段关系并不“甜美”。
“有被骗的成分”,Jenna回忆,“创始人保证一定会帮我找到工作,找不到也会安排我去华人开的美国公司。”还推了一位“导师”给Jenna,负责作品集和简历的制作、修改。
原先说好的“内推”却逐渐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对方对交互设计的理解不透彻,甚至给我推了一些适合CS毕业生的前端岗位。”
“导师”对作品集的指导差强人意,Jenna回忆,这位“导师”是以兼职形式在这家中介公司工作,平时在美国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就职。“本科和我同校,一开始我是相信她的能力的。”
2021年8-11月,Jenna收到了一些面试,却频繁被刷。
跳过中介后,Jenna开启海投模式。每天只要一开电脑,第一时间点开领英、Indeed等求职平台投递简历。
Jenna找的这类求职辅导中介在留学生群体中并不陌生,行业收费平均约七八万元,“不少同学都花钱找过”。
中介通常提供求职背景提升、职业规划、面试辅导、职位内推等服务。以留学生群体较为熟知的OneCareer(易职教育)为例,其官网称“公司导师网络遍布全美各大名企,具有独家职位内推体系,能让学员绕过网申直达企业内部。”
在陈冰冰看来,留学生在美求职需要把握好时间线,尤其是学制短的硕士,“一入学就要着手准备。”她建议留学生尽早熟悉学校的各个职业资源平台,和导师、职业辅导员表明求职意向,让他们帮忙做大致的规划。尽量参加学校举办的求职分享活动、招聘会等。
“不是每个留学生都能适应国内互联网大厂的工作环境和节奏,中外文化差异也会造成职场文化和环境的不同。”陈冰冰建议留学生把实习当成一个“试错”机会,宜早不宜晚。
桑桑对此深有体会。去年12月从波士顿大学本科毕业的她,个人简历长达近三页。“没有什么是白经历的,都会对我有一些影响和启发。”
2014年夏天,桑桑入读加州当地一所高中。作为班里为数不多的国际生,桑桑的高中“过得不是很愉快”,语言不熟练,加之陌生的文化环境,让当时的桑桑感受到较大冲击。也正是这段个人感受,她开始寒暑假去云南山区小学支教,平时在网上和支教团体一起编写面向山区孩子的英文教材。
“教育能给人带来幸福感。”桑桑回顾自己当初选择教育和心理学专业的原因。
大三受疫情影响,桑桑从波士顿回到国内,夜晚上网课,白天在科大讯飞的教育产品部门实习。这段经历让她了解教育科技,“后来也成为我读研的学习方向。”
也有人在实习过程中意识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去年夏天,徐婧怡回国后先去了网易游戏部门实习。这是她此前最期待的职位。但接触后,她发现,尽管工作氛围相对轻松,同事也都是年轻人,但工作内容和预期存在出入。
“日常工作偏执行性,在活动和预案里比较难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徐婧怡坦言,“会有失落,开始考虑转换职业发展方向。”
摆在“回流”留学生面前的,是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就业市场。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1.56,低于上季度的1.99和去年同期的1.66,求职申请人数增幅大于招聘需求人数增幅。
陈冰冰也向界面教育表示,从雇主端收到的反馈来看,学校王牌专业的毕业生今年春招到手的没有往年多,之前都是“随便挑”。
招聘市场的岗位供给大幅缩水也是原因之一。近期,京东、阿里、腾讯、字节、B站等互联网大厂均传出裁员消息。智联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春招行情报告指出,虽然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从业者转行比例提高,但就业机会多、薪资高的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依然较高。
据陈冰冰观察,大多数归国留学生求职首选仍是互联网大厂和头部券商。她记得,去年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联合十余所美国大学举办的线下招聘会北京场,国内某头部互联网大厂和另一家券商的展台前,场面最为火爆,排队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公司。
领英平台对留学生职业路径的追踪数据也应证了陈冰冰的观察。QS排名前100高校毕业生的企业雇主偏好显示,国际金融服务、网络科技公司对毕业生形成强大的就业吸引力。企业雇主前十名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跨国网络科技巨头,华为排名仅次于亚马逊。
除热门求职赛道外,传统行业或许正成为留学生就业新选择。
智联研究院春招行情报告显示,互联网人转行最想去制造业,且比例提高。今年春季,6.3%的互联网从业者期望转向加工制造业,比2019年提高2%。
“加速转型中的传统行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正在猛增。”领英中国招聘团队负责人王晶指出告诉界面教育,“传统行业的公司在品牌声量上仍有待加强。鉴于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长期需求,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或将释放更多工作机会。”
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让部分留学生们作“两手准备”。
“这届海外毕业生对国内求职更加关注,以前可能更多先探索完美国,不行再回国,现在是两边都做准备。”陈冰冰表示,不过从雇主端的反馈来看,投递量并没有比疫情前增加太多。总体来看,学生还是在观望。
在徐婧怡看来,即使海归身份的优势不再,但出国留学于己是一段丰厚的经历。
去年底,徐婧怡入职上海一家时尚行业外企,公司同事几乎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日常工作交流使用英文,让她在回国后仍能保持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是她选择这家公司的一大原因。
Jenna则在今年初拿到一家设计公司的,也幸运地抽中了国际生在美合法工作H1B签证。如今,她在波士顿的家中远程工作,短期内不想再有变动。
桑桑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她在波士顿当地一家非营利组织,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晚上,在家远程为高中生辅导AP心理学科目。暑假后,她将启程前往纽约,入读哥伦比亚大学,继续她在教育科技领域的探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徐婧怡、桑桑为化名)
- 2021海归创业大数据:22万人在上海,扎堆回国的还都是名校硕士
- 收藏!清北华五西交哈工大及国科大2022年本科新生数据大比拼
- 2022上海市“储备人才”最新要求,海归水硕被拒,东北985也不要
- 留学生必看!海外学历认证最新规则来了,2023年开始实行
- 最新!2022年最新各国留学入境防疫政策来了
- 长宁这名留学回国的“90后”飞行员成功落户!
- 留学怎么选?欧美仍是第一选择?QS前500强大学又有什么优势?
- 留学生落户上海|线下递交材料要注意什么?
- 留学生成功落户上海后去外地工作,户口会被注销吗?
- 奎斯特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读博想要快速毕业,选择国内还是国外?
- 落户“魔都”难过登天?“海归”身份助您轻松落户
- 985毕业生6年攒了200万,却要疫情后离开上海,评论区看法不一
- 2022年上海居住证办理具体流程
- 2020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档案”问题,你了解多少?
- 毕业季,还不知道档案何去何从?别不当回事!它比你想的还重要
- 上海首发海归300指数,博士硕士创业者占比83%
- 上海:世界前50院校留学生全职来沪工作后可直接申办落户
- 中留服新规?马来留学回国认证,一定要先了解毕业时间
- 2022上海市“储备人才”最新要求,海归水硕被拒,东北985也不要
- 留学归国行李物品如何通关?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刷屏了!深圳要收紧入户门槛!有利于降房价?专家最新解读来了
- 2022年深圳入户新规定,你还够入户条件吗
- 2022年入户深圳,怎样把握住办理深圳户口的主动权?
- 入户深圳最新政策,超生的没关系
- 非深户一定要看!这些证在深圳办更方便!
- 一张居住证即可上深圳粤B车牌轻松又省事
- 2022年非全日制本科怎么样落户深圳?
- 应届本科毕业生怎么入户深圳并领取1.5万元新引进人才的住房补贴
- 2018考驾照要居住证吗
- 外地社保如何转入深圳?深圳社保如何转出?
- 大专学历可报考在职研究生!但这4点问题要注意
- 毕业生对自己的档案该如何保管 何去何从?
- 非全日制硕士,如何落户上海?
- 法国留学生毕业想落户上海?这些学校要记住
- 吐血整理上海居住证全攻略
- 关于上海落户“这些遗憾”千万要提前知道
- 公务员编制!不限户籍!考公人捷径
- 「小司关注」教育部发布最新研究生奖助政策!读研真的可以不用花钱吗?
- 户口迁移需要的流程是什么?需要的条件是什么?_重复
- 加拿大留学生学历认证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