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办留学中介
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01 来源:网络
(我办留学中介)
人生执业之路,有人精心策划,苦心孤诣,从一而终;有人随风飘荡,自主经营,几经周折。我这职业生涯应该少有人似我这般:当过军人,经过战争,坐过机关,下过穷乡,做过买卖,搞过工程??;工农商学兵都干过一阵子。甚至是留学中介服务也做了三、五年。这里说这方面的经历。
这是2001年初,长沙市一名牌留学机构的负责人约我商谈,是否有意愿承包这机构的一部门。之所以与我谈这事,应该是基于这几个原因:一是对人品的了解。我与他是初高中同学,之后的几十年都是互相看着长大成人,人品上应该可以放心。二是我在找项目。那时,刚刚做完宁横公路,工程款也陆陆续续到帐,手里应该有大几十万的现金,在找新的项目。三是堂客是几十年英语老师。能够与外国无障碍地交流,尤其是在此一年前曾担任领队老师,带领几十名长沙中学生去英国完成了几十天夏令营,对国外的学校、生活、社会,有个基本的了解。四是堂客的工作单位与这留学机构是在一系统内,劳动关系比较好协调。
其实这里关键的是,堂客愿不愿意离开学校,投身于这危机四伏的市场。我当时没有承诺这老同学,表示回家商量后答复他。
回家与家人商量,堂客似乎还有些兴趣,而我却想得更现实一点:女儿已经初三了,以后也考虑出国留学,进入这一行当,至少可以给她铺条路。
第二天便与机构负责人签订《协议书》,交了保证金;接着在堂客学校办了借调手续;也用了那么几天,在市场上招了两个英语类的毕业生。于是,我这家庭式的留学中介服务子公司便开了张。
留学中介就是留学人与外国学校的桥梁与纽带。主要做这么几项工作:完善学生留学意向,提出留学申请,获取留学资格,办理出国签证材料,协助留学生签证,代办留学交通事宜,安排目的学校接收,??事项还真有那么一堆。
处在长沙这城市的我,最缺的就是与国外学校沟通的渠道。那时,我国留学正处在前潮前期,一些外国学校纷纷分食这块大蛋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外国学校设有招生点、办事处,犹如留学市场的“一级批发商”。而我这“零售商”只要与这些点处联系紧密也就足够了。市场机制在各行各业都一样。
那几年,隔三差五的去北京、上海、广州,搞联络,要名额,办校籍,排长队,拿签证,送飞机??。忙得不亦乐乎,也累得昏天黑地。这些美仑美奂的大都市,在我心里面留下的印象只有:太大,太忙,太涩。
招徕有留学意愿的家庭来咨询是留学中介服务最重要的一步。广告当然不可或缺。那时长沙市的留学中介都汇聚在市中心当时最顶尖的一大厦。一楼电梯间的广告牌位各家留学中介争夺得非常激烈,那不到一平方的广告牌应该也卖了个天价。这还不算,应按规定放置的广告牌,也常常被人挪了,一些机构不得不安排人员维护广告牌和截留顾客。呵呵!
这种招数的竞争,真的没意思,我们来其它的。那时道路上的车远远没有如今这么多,也不会用车做广告,我就来这。到车辆市场去调查,发现刚刚上市的“毕加索”造型很独特,样式很超前。于是换掉旧的“富康”,来台“毕加索”。我这台车应该是长沙此类车的前三名,我记得那天到车管所上牌,验车的交警要了车钥匙,将车开出去,过了半小时的新鲜瘾。一一他都沒有见过,开过!
这广告效果当然好。我将车身贴上招生广告,开着它去各大中专院校遛。那里是留学人员主要潜在来源。其实遛的目的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到学校的广告栏上贴《招生广告》。那几年,长沙市的各大中专院校的广告栏位置都被我开车跑熟了,跑热了。应该没见过我广告的学生不太多。
“毕加索”广告热了,麻烦跟着来了。这天机构的上级领导机关开会,纪检组长在会上说,留学中介那个新来的老师,沒半年就开了个很拽的车,要查!下会后他们仅仅查了一小时收场了:搞清了这老师的家庭主要成员是我,知晓我已经在商海里折腾几年了。买个这样的车应该还行。
其实也有人对我这种做派有些微词:不小的老板了,还干些低级劳动的事。而我却一直认为:生意上没有多少高低贵贱之分,生意所需只要不犯法违纪,都蛮有味。
留学中介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活。留学动辄经费几十上百万,时间也跨度几年,留学人员及家属格外谨慎。被咨询人没有点知识积累,没有点谈判技巧,靠扯乱谈忽悠,完全不行。这行时常有老板和工作人员被淘汰,高额的运营费用很熬人。我和堂客配合还算默契。她负责来访学生、国外事务和材料处理,我在广告和公共关系方面多费点心。
长沙电台星沙之声与留学机构合办了一广播节目。我们也去参加过几次。一般是安排几个熟人来电话提些我们很拿手的问题,我们在电台里装模作样的回答。效果也就一般。也办了二、三年,几十期了。这天,电台总编问机构负责人:拢一拢,出个书吧?
负责人一脸茫然,正牌体育系出身的他看来还没什么谱,他望着我。我说:行的,我回去考虑考虑以什么角度写比较好。
出书,不仅仅是留名,更应该有用。也就是不仅有广告作用,更要有这几个作用:引导留学消费,补充留学咨询,解疑留学问题。按这个思路,我用一周的时间列了书籍《大纲》,将书本的框架搭建好。然后将它交机构负责人审定。他两天后通知我:这是见过的最好的一本留学书《大纲》,干!
于是,在我的建议下,他将全机构的人组织起来,有文字能力的人都安排一个章节的写作。之后,由我和他进行导语和统稿。没半年时间,一部由我们编写的、有20来万字的《留学博览》,便出现在各书店书架上。
这书我是要用来赚钱的。所以也没署上自己的名,只署上了堂客的名。她在咨询一线,用这书效果不错。去设想一下吧:一个要想留学的学生,咨询你,你递给他一本“自己”写的书,也在书扉页上写个几字鼓励的话,签上名,他对你的信任将何等。信任来了,商机何处跑?
在留学中介这行我们干了四年多,第一年起步,第二年扩张,第三年收缩,第四年便偃旗息鼓了。一是堂客的领导机关规定:借调不能超过四年;另是堂客感觉在市场里挣扎,日子不轻松,不如回校继续当老师;其实最重要的市场竞争环境变了:
留学大潮正猛时,大都市的“批发商”及其关联机构往长沙乃至更下一级的城市扩张。他们对外关系铁,资金充足,投入广告多??总之占有丰富资源。与他们去争饭吃,只有一个字:死,如果硬要加上几个字就是:死得快。
或许,长沙的一些本土品牌留学机构走这条路还有生机:从“零售商”往“定点销售商”转变,去各大中专院校办国际班。我没这方面的资源,堂客也不愿意去开拓这里的市场,干了几年的留学中介只好罢了,一一唉!
市场规律很残酷,顺者昌,逆者亡。留学中介上磋砣几年,也蛮有味,何况为女儿的留学积累了知识和经验。
愿赌服输!
- 2021海归创业大数据:22万人在上海,扎堆回国的还都是名校硕士
- 收藏!清北华五西交哈工大及国科大2022年本科新生数据大比拼
- 2022上海市“储备人才”最新要求,海归水硕被拒,东北985也不要
- 留学生必看!海外学历认证最新规则来了,2023年开始实行
- 最新!2022年最新各国留学入境防疫政策来了
- 长宁这名留学回国的“90后”飞行员成功落户!
- 留学怎么选?欧美仍是第一选择?QS前500强大学又有什么优势?
- 留学生落户上海|线下递交材料要注意什么?
- 留学生成功落户上海后去外地工作,户口会被注销吗?
- 奎斯特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读博想要快速毕业,选择国内还是国外?
- 明起,留学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经办网点覆盖全市各区啦
- 「收藏」上海市留学生归国优惠政策
- 我,当兵9年,退役后到俄罗斯留学,娶了21岁美娇娘,如今想回国
- “海归”硕士自述:留学一年,还不如几份大厂实习经历?
- 刚刚!上海落户政策全面放宽!这50所院校留学生,直接送户口
- 德国这8所大学,学生毕业后可快速落户上海
- 从伦敦国王学院毕业后该怎样落户上海?
- 伯明翰大学留学回国可以在上海落户吗?
- “我是外国人但是我绝对不是外人!”上外留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守沪校园出一份力
- 无锡放大招“抢人才”!大学生购房补贴最高30万!租房补贴全线上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2018年满足哪些条件可以直接入深户吗?不算积分
- 想入深户的注意!深圳推出10000名纯积分落户指标!_重复
- 2019年全日制本科学历入深户要多久多少钱?
- 小孩办理深圳居住证怎么办?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详解
- 英国留学后回国落户政策!(广州、深圳篇)
- 社保断缴影响究竟有多大?
- 在深圳社保交满15年,养老金和本地人是否有差别,这些要点需明白
- 2018年深圳人才引进积分入户、毕业生、留学生入户开始办理了
- 深圳医保退休待遇的注意事项
- 深圳人社局:疫情期间在深圳创业,这份最高45万创业补贴请收好
- 6种情况的积分落户会被取消落户资格,你有吗?快了解下吧
- 山东大学校友企业2022年人才引进空中双选会举行170家校友企业,提供近万个工作岗位
- 「便民」这里就能办!上海异地身份证办理攻略来啦
- 2022年上海社保基数上涨至11396元,上海落户政策有变动?
- 突发!南京、珠海放开限购,固安凭“票”买房,杭州落户门槛再降
- 10博5延,博士毕业两大难关:论文盲审与答辩,我是如何通过的
- 大学生该不该进行户口迁移,一定要慎重考虑
- 总投11.6亿元!中航红外“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基地”落户临港园区
- 世界排名前50直接落户上海,有哪些大学,怎么认定?
- 一线城市的户口,年轻人越来越不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