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就近留学、回国“留学”或成新趋势
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2-21 来源:网络
(后疫情时代,就近留学、回国“留学”或成新趋势)
本报记者王迪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四学生张歆悦,已在成都的家中上了9个月网课。每周,除了10个小时左右的录播课,还要熬夜参加三个半小时的直播课。
“原来课堂参与的作业,变成了看一节录播课,写一篇感想。写得多了,说得少了。”她说。
张歆悦学的是新媒体专业。她的选修课老师相对宽容,可以选择通过Zoom回看网课,根据视频内容完成作业。
但是,其他专业的一些中国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有的同学是商科,要参与线上讨论,不参与就完成不了这门课程。有些同学从凌晨一直上到早上八九点。”
张歆悦正在申请英国和中国香港的学校。在疫情发生以前,她已经在美国和英国间选择了后者作为留学目的地,但疫情后的经历让她更加坚定离开美国。
中国是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带来的旅行限制、签证限制和面授课程暂停,动摇了中国学生的出国意愿,不少学生因此改变了留学目的地、延期入学甚至取消了留学计划。
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约73%的机构表示2020年的留学咨询人数减少。
美国关注度降低
早在2020年3月,春季假期回校以后,张歆悦就曾跟美国同学说起她的担忧,“疫情在美国可能掀起比较大的波浪。”
美国人的反应加深了她的焦虑。“同学们说疫情跟流感一样,不认为戴口罩有什么用。”很多美国学生仍然举办10人以上的聚会。
“美国的疫情防控让我失去了对美国的信心。”张歆悦最终在去年4月底辗转回国,过程艰辛。
房子已经退租,但航班一次次取消,她被迫借宿在朋友家里长达一个月。“当时我快要抑郁了,”张歆悦说,“既担心疫情,又担心成绩,心情起伏特别大。只要看到任何与机票有关的信息,就控制不住地难过。”
疫情发生以来,美国出台的对国际学生的不友好政策,也影响了张歆悦对这个国家的看法。
2020年7月6日,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出台了一项新政策,特定签证类别的国际学生如果只上网课就必须转学或者离境,否则面临被遣返。
尽管在高涨的反对声中,这些政策不久就被撤销或被判无效,但已经在国际学生中造成了恐慌和混乱。
“美国曾是最为火爆的留学选择地,但今年它变为了中国留学生的后备之选。因为疫情影响,英国、新加坡、日本成了留学家庭近期重点关注的国家。”国际教育机构和出国服务平台、美中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王寅说。
美国在中国留学服务市场上的“遇冷”,折射了疫情对有计划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冲击。
“低龄留学、本科留学、研究生留学生几个年龄层级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低龄留学与研究生留学这两个群体。”王寅说,他们调查发现近8成以上原计划去海外读高中的家庭推迟了留学时间,转而选择国内提供国际化教育的学校读中学;近4成研究生申请者推迟或取消了海外留学的计划,进而选择国内保研或工作。
另一家大型出国留学服务机构、金吉列留学总裁郑应文说,尽管从去年9月底开始留学业务逐步回暖,但他预计2020年全行业的留学申请受理人数比去年下降50%。
安全、健康成为首要考量因素
安全、健康曾经是留学国家理所应当具备的条件,如今却成了首要考量因素。
根据2020年英国文化协会对上万名中国学生开展的一个调查问卷,“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成了留学申请者最担心的事情。他们对这两项的重视程度,超过了留学花费、申请难度和距离因素。
“我意识到美国对我的人身安全可能带来风险。”正在申请到美国和加拿大读本科的高三学生程伽屹说,风险指的是疫情失控以及示威游行造成的社会动荡。
疫情带来大的不确定性,似乎让学生更愿意选择离家近的地方。香港岭南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后疫情时代”最受欢迎的5个留学目的地中有3个都位于东亚,包括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这项调查的作者预计,在后疫情时代,学生选择就近留学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趋势。
若果真如此,对于中国境内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是一大利好。
“关注我们学校的人更多了。”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说,2020年美国纽约大学曾给就读的中国学生三个选项,包括在上海纽约大学就近入学、上网课或者休学,最后约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就近入学。上海纽约大学本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来只有1700人,而去年一下子接收了3000名从美国转来的中国学生。
难以改变的选择
对18岁的成都女孩程伽屹而言,尽管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她有所顾虑,但留学这条路必须走到底,没有回头的可能。
刚入高三,她就和学校签署了一个放弃参加高考的协议。更重要的是,她已经把过去的三年时间都花在了赴美留学的准备上。从托福考试、SAT考试、去国外上暑期课程、到外地参加英语辩论比赛,她一样也没落下。
程伽屹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申请美国高校要准备申请文书,回答高校关心的问题,比如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自己为社区做了什么贡献。为了丰富履历,从2017年底开始至今,她一直在四川广播电台实习。同年,她还前往多地参加学生英语辩论赛。
她也看重国外大学提供的自主选择空间。“最初吸引我的,就是美国学校最晚大三才确定专业,而国内需要一进去就选专业,听说之后换专业很难。”程伽屹希望留出三年探索自我的时间。
“对我来说,留学的决定已经定了,已经付出了太多时间和金钱。”程伽屹说。
正在等待英国和香港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张歆悦考虑过回国,但最后放弃了。
“回国要参加秋招,还要准备申请学校,两头搞不定。”她还说,考研一般从大二甚至大一就要开始准备,留学生报考国内研究生没有明显优势。
张歆悦想在时尚行业找一份工作,她能想到的相关城市都在国外,比如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
“有一部分孩子不适合国内目前培养模式和选拔模式,他们不擅长考试。与其进个一般的国内学校,还不如去国外,有的孩子到了国外变得非常优秀。出国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今后还是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继续选择出国。”俞立中说。
“疫情的记忆慢慢会被现实的生活所取代。对学习、就业、能不能生活得好的焦虑,远远大于疫情的触动。”郑应文说。
“2021年应该会出现留学行业的‘堰塞湖’。”他如是形容对2021年行业快速回暖的乐观预期。
- 2021海归创业大数据:22万人在上海,扎堆回国的还都是名校硕士
- 收藏!清北华五西交哈工大及国科大2022年本科新生数据大比拼
- 2022上海市“储备人才”最新要求,海归水硕被拒,东北985也不要
- 留学生必看!海外学历认证最新规则来了,2023年开始实行
- 最新!2022年最新各国留学入境防疫政策来了
- 长宁这名留学回国的“90后”飞行员成功落户!
- 留学怎么选?欧美仍是第一选择?QS前500强大学又有什么优势?
- 留学生落户上海|线下递交材料要注意什么?
- 留学生成功落户上海后去外地工作,户口会被注销吗?
- 奎斯特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读博想要快速毕业,选择国内还是国外?
- 留学后回国如何落户北上广?
- 毕业季将至 各地有何妙招引才落户
- 上海落户审核档案,审核什么材料,需要审核多久,接收单位是哪里
- 留学生落户上海,出境留学3个阶段都要注意哪些事?
- 「听」上海人才引进落户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 疫情之下,在线学习学历能否认证?
- 2022上海市“储备人才”最新要求,海归水硕被拒,东北985也不要
- 超16个城市升级人才引进政策:“落户”放宽学历年龄限制
- 海归看过来,留学生回国后不可错过的购车政策
- 一名普通外地人对居转户政策的期盼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为什么久居深圳要入深户,原因就在这
- 深户无房入学属于几类
- 2019各城市人才引进住房补贴大比拼,谁家优惠力度大!
- @深圳家长,开学必办的一件事!少儿医保统一申报开始了
- 2021年深圳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换领多久可以拿证?
- 幼升小家长4月前一定要做这件事!影响加分,深户非深户都需要
- 2021年深圳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事关企业雇佣员工成本
- 深圳落户补贴成“时代眼泪”、四座一线城市终于全部“满员”了?
- 深圳人才引进补贴:这项补贴每人3000元,一次性到账
- 有北上广深户口的他们,为什么还要申请香港身份?
- 上海落户避坑指南:社保这样缴纳将会是你落户上海失败的主要原因
- 应届毕业生快速高效获得北京、上海户口的三种方式,了解一下
- 办理专才移民香港后,如何保留内地户籍
- 2021上海市专项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200人公告(上海交通大学)进入阅读模式
- 宝山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推出助企纾困实施细则
- 广州入户政策改革变化!2022你是那批容易入户广州的人吗?
- 南通通州部署2022年人才工作 全年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80名
- 上海落户:落户失败的典型案例,究竟是“错”在哪?(上)
- 北京新版积分落户7月17日起启动申报
- 笨方法落户知识,手把手教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上海居转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