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个月即可买房?上海楼市“外围松绑”,临港优化人才购房政策
栏目:人才引进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2-19 来源:网络
(工作三个月即可买房?上海楼市“外围松绑”,临港优化人才购房政策)
华夏时报(记者李贝贝上海报道
4月12日,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组织对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操作口径进行了优化调整。针对2022年人才住房政策重点支持单位的人才“须在新片区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购房条件可缩短为3个月或6个月。这也意味着,最短3个月这些人才即可在临港新片区购房。
人才获取购房资格时间缩短
继南京、苏州等强二线城市放松限购、限售之后,一线城市上海近日也加入了放松调控政策的行列。
4月1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官方订阅号“上海临港”发文宣布,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组织对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操作口径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原《购房资格确认函》调整为《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认定函》,有效期由原6个月调整为12个月。
同时,根据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导向及城市功能发展需求,经综合评定,形成了《2022年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重点支持单位清单》(以下简称“2022年重点支持单位清单”),2022年重点支持单位中工作的人才“须在新片区工作满一年以上”可缩短为3个月或6个月。
《2022年重点支持单位清单》显示,人才住房政策重点支持单位(适用工作满3个月)共计195家,包括埃珂森(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建发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远海运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上海泥城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等;适用工作满6个月的企业包括上海同盛电力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新片区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临港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29家。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高级分析师束端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次政策调整一是重点支持单位工作的人才获取购房资格时间缩短,由过去“需在新片区工作满一年以上”缩短为3-6个月;二是延长了人才认定的有效期,并简化了相关手续。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发现,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挂牌。为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临港新片区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
例如,2019年11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在新片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各类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其中已在新片区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符合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经新片区管委会推荐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其中已在新片区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
在新房市场上,新片区还实行优先选房购房制度,分为3.1人才、3.2人才及普通购房者三类购房者,认筹摇号时同样采用分批次制度,保护人才购房需求。
一季度成交量达去年9成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临港片区的政策调整与上海整体人才引进有关。“五大新城中的临港新城本就是重点人才引入的区域。”张波指出:“随着这些区域人才的引入,(人才)能够在此更好地就业、居住和生活,保障他们相应的居住权益,同时也符合国家满足人才合理居住需求的大方针。”
业内公认,除了提高临港本地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此次人才购房政策的优化也将为临港楼市提供更多购买力。束端指出,此举将一定程度上提升楼市信心,加速临港区域产城融合,促进临港的合理住房需求释放。
“今年3月以来上海疫情影响较大,经济受挫,也需要通过一些调整提振市场行情。”但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也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临港政策放松要正确理解,不要过分放大利好:“从名单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入围,能真正拿到’人才’认证的数量不会太多。”
作为五大新城之一,“临港一直凭借自己特殊的地位,特殊的政策保持较高吸引力”。卢文曦向《华夏时报》记者提供的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从最近几年的供求数据来看,2020年临港新片区供应7.4万平方米,成交17.2万平方米;2021年供应48.8万平方米,成交41.7万平方米,2022年一季度供应42.7万平方米,成交38.8万平方米。
“成交数据快速上行,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几乎就要赶上全年的供求量。”卢文曦强调:“眼下临港的新房库存还不到12万平,按一年的平均成交量来看,还不够卖一个季度的,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2022年1-2月,临港新片区月度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分别为2051套,1651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受疫情影响,3月份单月成交433套。
从供应端来看,2022年上海第一批新房供应,33个项目拿到预售证,其中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中建·玖海云天一盘入市,拿到2张预售证,共计1032套房源。该项目已在3月开盘,目前仅剩少量房源待售。根据网上房地产信息,上海第二批次新房供应的47个项目中,龙光·天曜、大名城·映园(二期)、鹏瑞·云璟湾、中建·御湖澜庭、中建·九里书香等项目位于临港。
此外,“从土地投放来看,临港住宅地块差不多要占全市住宅地块的30%,为后续供应增加做了铺垫。”卢文曦进一步指出。《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临港新片区计划供应住宅用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12月19日已出让263.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目标;2021年上海三轮集中供地共出让103幅地块,其中临港新片区占了15宗。尤其是第三轮供应的24宗涉宅用地中,临港新片区有6宗,占比25%。2022年上海首轮供地,40宗地块中临港新片区也占了8宗。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针对人才的购房政策放松、旨在激活人才购房需求,但临港新片区此举也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热点城市的外围松绑”。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指出,现在热点城市的调控被要求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状态。比如,南京就选择先将外围两区(六合、溧水)的需求放开,逐步给市场加量,引导预期,再看疫情的情况、市场预期和购买力的恢复情况,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上海也是选择在临港这样的外围正在大开发的区域,并且释放人才购房限定在了重点支持单位中的人才,符合临港自贸区发展的产业序列,将产业、新城开发、区域配套、新市民就业和安居、新型城镇化等综合起来了。”李宇嘉总结说:“热点城市这种外围的松绑是一个必然趋势。”
- 人才引进落户702人大名单公示中!
- 官方规定!上海居转户、留学落户、上海人才引进社保缴纳须知
- 初中毕业也可以落户上海吗,落户和学历有什么关系?
- 知名女艺人落户上海,官方回应:符合标准,以特殊人才引进
- 沪漂5年,今年终于成功落户,原来没有那么难!
- 沪浙警方推出“跨省市户口网上迁移”便民措施,这三类人今起不用再两头跑
- 关于人才引进落户,你需要准备的材料!早点准备有助你落户上海!
- 特殊人才和急需人才人才引进指标,帮助你找准定位落户上海
- 又一种落沪方式,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可落户上海!
- 不跑冤枉路!最新版普陀档案查询办事指南来了
- 哪些专门人才可利用人才引进方式获得上海户口
- 权威发布!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
- 叮,您收到一份上海市外籍人才引进情况问卷→
- 杨超越之后,这名95后小姐姐通过人才引进成功落户上海
- 香港多措并举引进优秀人才
- 哪些学历不能落户上海?报考学历应该注意什么?
- 亲身经历:上海人才引进落户全过程及所需资料和时间节点
- 户籍审批权下放,浦东最新一批落户申请人名单正在公示!有你认识的小伙伴吗?
- 杨超越被上海人才引进!网友:奋斗一辈子不如她装疯卖傻两年
- 明星落户上海,是因为有“特权”?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6月1日起,持居住证可申请入户深圳啦!
- 深圳社保,已经交了58个月,要不要转回老家?哪样会更加划算
- 入深圳户口对学历文凭哪些要求?
- 在深圳发展,到底有没有必要转为深圳户口?
- 社保转移,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便利港人办业务 深圳设湾区社保服务通专区
- 深圳2019年再推出一万名纯积分落户指标,以后没有了?
- 想入深户的注意!深圳推出10000名纯积分落户指标!_重复
- 已在海口办理落户能否改成人才落户?官方回应来了
- 非深户进来!从今天养老保险有着落啦…
- 留学生要翻译落户相关材料,认准这些人才大厦指定认可...
- 阿Sa自曝在上海租房,社保缴满一年只能买二手房,还在攒社保积分
- 2022年怎么落户上海?上海居住证积分满120分也能落户上海?
- 落户专窗+网上办理 大学生毕业落户长沙更方便了!(视频)
- 人社部新发文件,2022版: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汇总+社保缴费标准
- 长三角早知道|上海、苏州联动消费推广使用数字人民币,南京发布四区新落户人群住房限购政策
- 上海落户新政:在沪高校应届硕士可直接落户
- 长三角跨省迁户口宣城“首单”落地
- 55个项目晋级!2022年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初赛举办
- 只要是一级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用于人才引进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