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名校招聘博士,月薪4000:对不起,是你低估了生活的残酷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2-16 来源:网络
(211名校招聘博士,月薪4000:对不起,是你低估了生活的残酷)
文|乔巴(富书作者)
今天一则“211名校招聘博士,月薪4000”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大量讨论。
根据211名校延边大学就业信息网的消息,他们决定开辟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
本来这是好事啊,学院能够体谅毕业生的不容易,自主提供就业岗位。
可是一看给的待遇,瞬间让人傻眼。
据校方介绍,博士研究生毕业4000元/月、硕士研究生毕业3000元/月、本科毕业2500元/月,薪酬按月发放。
而且社会保险还得从每月工资中扣缴。
招聘公告称,科研助理岗位聘用期限一般以完成相应科研项目为期限,也可签订1年的固定期限合同,最多可续聘1次。
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干两年,两年后自谋出路。
这个消息曝光后,迅速引发争议。
有网友就直言:
这种做法,表面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却是将压力后移,不但将加大后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差,更会形成对高校毕业生薪酬压减的不良社会导向。更何况,由于这些岗位是临时性的且持续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年,薪酬又如此微薄,应聘者在错过求职的最佳时间后,就业之路将变得更为艰难……
还有网友笑言:
博士毕业4000块,一年一签,为啥不去送外卖。
我没看错吧?4000一个月……还不如馆子里打工的。
不怪网友要炸锅,认真想想博士4000一个月确实太少了。
培养一个博士少说也要十年,十年的寒窗苦读,十年家庭社会学校的投入,最后的结果却是微博的薪酬,却是让人有点唏嘘。
不过这也是现在高压力社会的一个缩影。
现在中国早就过了人才稀缺的时代了,别说硕士,就是博士还有海归人才也是一抓一大把。
僧多粥少,好的工作岗位就那些,无外乎要挤破头去挣。
这样就有了博士毕业4000月薪的事情。
虽然很可笑很悲哀,但这就是社会现实。
所以,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就是:千万不要低估了生活的残酷。
昨天刚看到一个消息。
前阵子,有机构发布《2023年考研年度报告》。
报告预计: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人。
520万人是什么概念?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202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57万,较2021年增加80万,现在又一下增加了60多万。
考研逐年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
还是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超3599万,202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一句话,现在真的太卷了。
有考研人表示:
今年已经三战考研了,每次想到不确定的未来就很想哭。
可是为什么明知考研难,为什么还要锲而不舍?
因为年轻人就业生活拼搏本来就很艰苦啊。
前段时间,一个97年小伙,写下的简历让人心酸
寒窗苦读数十载,一天只睡6小时,身体健康,可连续工作24小时不休息,什么苦都能吃,什么都能干,泡面矿泉水已经准备。
父母不支持工作已断绝关系,朋友不看好已绝交,女朋友不理解工作忙已分手。
有人说,生活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我们的青春就像在爬山,当我们好不容易爬上半山腰,往下一看,原来来路早已铺满碎石。
原来,有些人生存本来就很不容易,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而已。
记得前年,地铁上,有位大爷向一名年轻小伙问路。
男生看到周围已经没了座位,于是起身让座。
没想到,大爷摆了摆手,“不要!不要!不要!”
大爷颇为体谅地说:感觉年轻人也很辛苦啊。
今年特别辛苦是吧。
在知乎上有个热门提问:你怎么看出现在的年轻人活得很累?
高赞的回答,大多数都和工作有关,也有人说相亲和社交。
其实,没有无灾无难的生活,每个人都在默默咬牙坚持。
所以互相多点理解,多一句问候,真的很重要,可能就是我们撑过去的勇气。
面对生活的残缺,学会接纳自己坦然面对命运给予自己的苦涩,这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愿你我大步向前,穿越狂风骤雨,洗去一身灰尘,人生便能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乔巴,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来源: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022艺考生考上这些大学,毕业就有机会拿一线城市户口
- “应届生”身份太珍贵!进央企国企考公端“铁饭碗”不要错过机会
- 落户上海很难吗?上海这两个批次的4所大学,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 考上就给钱!研究生福利/奖学金/补贴一览表
- 落户放宽!上海或将迎“落户潮”!郊区楼市升值有望了
- 上海应届硕士可直接落户!各地研究生落户政策大盘点
- 这2座城市,无房也能落户!多地上演“抢人才大战”,你有优势吗
- 博士享40万元购房资助!江苏这个县引才获顶级名校毕业生垂青
- 研究生成为“香饽饽”?买房或有百万补贴,考研党“喜大普奔”
- 2022年,这类专科学生可免试入读本科
- 2019上海应届生落户,应届生必看!
- 落户门槛又降低!2022年上海落户新政细则!落户方式整理汇总
- 2020年交完社保还算应届生吗?
- 上海降低落户门槛,可能意味着一个新时代
- 军队转业复员干部档案材料整理全攻略
- 2020届应届生走社招到上岸的经验分享 目前已入职同花顺
- 2021上海应届毕业生落户积分怎么计算?
- 2021上海市应届生落户政策
- 2020上海市应届生落户居住证积分紧缺专业目录
- 门槛放宽!这些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上海,无需“打分”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深圳成考专升本如何申请学位证书?
- 深圳小孩上户口流程?
- 在深圳交社保18年,是否有深圳户籍对于退休工资有差别吗?
- 2022年函授、自考、成考学历能落户深圳吗?
- 重磅:官方明确入户政策不宜再放宽!深户更难入了?
- 深圳安居房申请指南
- 2020年深圳积分入户的标准
- 港澳台居民在深圳怎么办理居住证?
- 2017年深圳居住证新政策内容
- 参加技能培训小心被套路,深圳积分入户技能证有什么用?
- 本科应届生落户的最便捷方式
- 上海户口竟然有这么多好处?普通人又怎么能在2年内落户上海?
- 收入低、学术要求高……部分高校师资博士后陷困境
- 博士奖75万、本硕奖45万!名校高材生,扎堆一个小县城
- 2022上海居住证积分方案:上海居住证120分超简单
- 2022年人才引进落户上海有哪些条件?家属能随迁吗?_重复
- “不想说放弃!”困在生育里的人为试管婴儿上保险,辅助生育保险有用吗?
- 博士直接回老家县城,大几十万安家费+事业编,目前副教授待遇
- 老公成功在上海落户,我却想回老家了
- 积分落户时公司不配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