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复读生最多的省,“高四”成普遍现象!网友:对应届生不公平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2-17 来源:网络
(全国复读生最多的省,“高四”成普遍现象!网友:对应届生不公平)
“学历也许不决定未来的高度,但能决定你的起点”,“吃得苦中苦,上得985,作业按时交,圆梦211”,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些都是耳听常熟的话语,也是对学生们的鼓励。
高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命运,成绩的好坏,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
据官网统计,今年你的高考报考人数已达1000多万,按照往年的录取比例,能考上985/211的不到百万,也就意味着剩余的900多万考生与985/211无缘。
对于那些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有的接受上一所普通大学;还有很多学生这次没考上,就选择再来一次,甚至还有人从大学退回去选择复读,有“高四”“高五”,甚至“高六”的出现,对于他们而言,复读不考上985、211誓不罢休。
在今年的高考成绩公布中,网上就有传言爆出四川理科前名学生中,有6300名复读生,最后官方证实是谣言;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复读生一年比一年多了,只要考得不理想,就选择复读,这也导致复读成为了一种趋势。
据相关媒体报道,根据往年的情况,全国大概有17%左右的考生不止参加一次高考,也就是每年的高考复读人数大概在17%左右,那么全国各个省市那些省份复读人数最多呢?
一、河南
今年河南参加高考的人数高达100多万,基础非常高,每年的报考人数位居全国首位,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按比例算,也就是说今天可能有18万人左右复读,由于河南是高考大省,当地名校资源少,仅一所“双一流”大学——郑州大学,复读是人生可能比这还要高,名副其实的复读大省,也是复读人数最多的省。
二、四川
网上谣传前一万名有6000多是复读生,虽说是谣言,但也变相说明四川了复读人数,四川作为高考大省,复读生的数量可不在少数,“高四”已成普遍现象,“高五”也不在少数。
今年四川600分以上的人数高达3.5万,与复读生分不开关系,在高考前夕,有一篇报道就称,在高考还没开始之前,各大中学就已经制定高分复读生的招生计划。由此可见,高考大省的复读生数量之大。
紧随其后的河北、山东等地复读人数也不妨多让!
复读如今已是普遍现象,很多人为了考上名校,都会选择复读,然而对于应届高中生而言,可谓是有苦说不出,本身考上好大学的机会就小,面对每年越来越多的复读生,机会更小了!
对此,网友们纷纷直言:对应届生太不公平了!
@用户:四川拥有左边加分右边项地区太多侵占了没有左边加分右边项地区孩子的升学名额!左边加分右边项地区小孩以非常低的分就能把非加项地区高分段孩KQ了!所以四川的非左边加分右边项地区小孩只有复读,高考扶贫让他们无路可走!
@华哥:复读生和应届生一起考公平吗,强烈要求复读生左边加分右边录取!
@悬崖上的菊花:应适当提高往届生录取分数线,否则一是对应届生不公平,二是浪费许多招生名额(大部分往届生都是成绩不错只是没上到理想的大学而已,志愿她们是要填的吧?浪费名额),三是造成恶性循环,考生人数滚雪球似地猛长(特别是有些人复读n年,还有的甚至上了大学两年又回来复读),都在搞啥名堂呢?还不是复读成本低造成的。
@柱子:考上一本和二本的再复读应分别再加码50分或30分参考下一年学校的招生录取!人家没考上本科的复读情有可原,考得好的搅浑了教育资源,若不整治会恶性循环下去!太不像话了!游戏式的复读不提倡,那种勇气是压在应届生头上的巨石。
@shushow:作为一个复读生,第一年一本,第二年211,考得不尽人意,但我想告诉大家,进了大学你就知道当时高中和复读时候的想法其实很幼稚,大多数人最终都沦为了平庸,复读考进好学校也不是你当年想的那样得到你想要的人生,一切都还是要自己去努力才行,不是进了好学校,人生就开挂了,就一脚跨进中层阶级了,所以我还是建议考虑复读的人理性对待,不要总是幻想自己的人生,大多数时候做一些实际理性的思考远比想象自己的来的时效。
@EMC:以过来人经验分享一下,我也是读了高五,08年第一次高考超本科线几分,09年高考差几分上一本线,10年终于如愿以偿上了985,从就业及视野、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来看,985确实不一样,给你的起点也更高,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复读,当年也有跟我同班读高六高七的,上二本都费劲,真没必要把时间耗费在补习上,每个人擅长面不一样,读书不得行,说不定在其他方面有天赋,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
其实,对于复读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有通过复读逆袭的,也有通过复读越考越差的。
我们不能否认,参加复读的学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复试代表了不甘心,在这一年里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家人的期望,学习的压力,复读的压力……
站在理性的角度来看,不得不承认,复读生越来越多,对应届生确实有影响,能复读的学生成绩都不会太差,再次参加高考,也确实占用了应届生的资源;如果再不加以限制,每一届考不好的学生都进行复读,呈滚雪球的趋势,这让下一届的考生咋办?
而随着教育改革,为了让高考教育的公平公正,国家也正在一步步完善教育制度,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确定实施下来的。
至于所谓的完全公平,在这个世界上压根不存在,只有相对的公平,在该努力的年纪拼搏一次,不留遗憾就好!
大家认为复读对应届生有影响吗?可以发表看法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
- 2022年上海应届生落户72分打分细则标准(必读)
- 2021天津应届毕业生落户政策+办理条件+手续流程
- 2022上海落户政策再放宽!上财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 2022年各城市人才补贴盘点(一):上海、合肥、杭州
- 2020年应届生落户上海,上海落户重点企业名单!
- 2022上海应届生落户政策细则!“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2020年应届生落户上海,上海户口指标企业名单(部分)
- 错过应届生落户,这一份落户上海规划不能再错过
- 211本科应届生落户上海,有哪些政策和要求?
- 2022上海应届生落户怎样凑够72分?72积分攻略(毕业前必看)
- 2022年上海落户门槛降低!国内外大学应届生直接落户!_重复
- 上海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新政惠及应届本科生(4)
- 2020年应届生在上海落户是需要达到72分标准分值的,如何算分?
- 上海:参与试点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直接落户政策用人单位即日起进行资质申报
- @应届毕业生,福建一地“大手笔”,最高补贴11万!
- 上海应届生落户其父母、配偶相关材料准备
- 交过个人所得税还算应届毕业生吗
- 2022年火箭军直接选拔招录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公告
- 2022应届毕业生落户上海材料(个人/单位/学校)
- 2021年上海应届生落户政策满72分直接落户上海,千万别错过!
- 广东人注意!即日起没有办理居住证,这些大事都办不了!_重复
- 人才引进落户:深圳市区人力资源部门办公地址和电话
- 广东人注意!即日起没有办理居住证,后果很严重!_重复
- 人才引进落户需要准备具备什么条件?需要什么资料?
- 人才引进落户需要调档吗
- 大专深圳基本条件转深圳户口政策
- 人才引进落户问题
- 广东2022居住证多久能办下来
- 广东2月起恢复居住证签注政策_重复
- 大专深圳入户需要高中毕业证,深户入户积分查询馆网
- 一些关于应宙毕业本科生申请深圳户口流程的总结与感悟
- 深户如何在微信上自己缴社保
- 怀孕生娃不知道这些社保和保险知识,白白损失好几万
- 大专学云计算很扯淡吗_大专生入户深圳条件
- 学位预警发布!家长慌了,非深户可能无法入学!(附各校分数线)
- 2019年深圳入户政策再改,学历入户更加便捷!
- 躲避超生罚款,让孩子上亲戚户口?深圳家长现可以让孩子入深户了
- 深圳户口政策,低学历高年龄的人有什么方法入深户?
- 深圳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申请网站
- 深圳积分入户难题合集:2022年积分窗口什么时候开?
- 广东新型城镇化“路线图”:2035年城镇常住人口超1亿,大部分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 留学生:回国了!这一次属于我的一切,我要全部拿回来
- 上海落户:临港落户和上海落户有区别吗?
- 上海居住证新政来啦!可线上即时办理,再也不用提交纸质材料!
- 居住证和户口迁移证件快到期了?别急,可延期!
- 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这么办——取消报到证 严禁个人自带档案转递
- 96.8%受访应届生期待在求职上获得更多支持
- 本科奖励1.5万,硕士3万!福州全面放宽落户限制
- 2018年低保户申请条件、流程有哪些?低保金是多少?
- 如何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 入户难?居转户必备大招,落户积分直加100分!!!
- 上海居转户VOL.54 | 上海人口普查数据透明化发布!该数据会直接影响未来上海落户政策吗?
- 入户新规!上海居转户条件最新规定2022,落户上海新政策必看!
- 上海居转户VOL.53 | 避坑攻略!哪些情况申请会被退?
- 入户怎样查自己积分:持人才“绿卡”应届毕业生落户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 上海居转户VOL.52 | 成功案例分享!恭喜这些新上海人~
- 上海居转户VOL.53 | 如果社保断缴,对落户有何影响?
- 上海居转户VOL.50 | 第7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落户政策会受到影响吗?
- 上海居转户VOL.51 | 两大谣言:积分和排队
- 入上海户口需要什么条件,2021年,上海居转户丨落户攻略大全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