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有人吐槽深圳左手揽人才、右手“收紧”落户政策,听听专家怎么看
栏目:深圳入户资讯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03 来源:网络
(深政观察|有人吐槽深圳左手揽人才、右手“收紧”落户政策,听听专家怎么看)
继5月25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6月1日,深圳市公安局发布《深圳市投资纳税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
从拟修订的内容看,大家明显感觉到:深圳正在“收紧”优化落户政策。比如《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夫妻投靠基本要求由结婚时间及被投靠人入深户时间满2年调整为满5年。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各大城市纷纷上演“抢人大战”,放宽落户政策,深圳如今为何反其道而行?小政留意到,就在修订落户政策的同时,深圳提出未来5年将引逾百万青年人才,一面大力招揽人才,一面却“收紧”落户政策,有点令人费解。
为何深圳收紧落户?与未来人才引进是否相悖?小政特意整理了多位专家的解读意见,为大家解惑。
01为何收紧落户政策?
优化深圳户籍增量人口结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深圳市常住人口1756.01万人,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40万人相比,增加713.61万人,增长68.46%,年均增长5.35%。10年间,深圳市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对于此次的《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深圳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钟若愚认为政策调整一是优化人才引进入户条件,二是调整迁户渠道。深圳自2016年实施《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以来,户籍人口的快速增长,原有户籍迁入政策门槛存在适度提高的必要性。
对比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北京、上海最低人才引进门槛为硕士研究生,广州为本科生。此前深圳执行的入户规定是,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即可核准办理人才引进迁户。
钟若愚认为,深圳此前人才引进迁户政策门槛较低,迁户人口总体学历结构不够理想,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偏低,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偏高。此次拟修订户籍迁入政策,就是在政策维持一定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深圳户籍增量人口的结构进行优化。
02如何看待政策调整?
深圳仍是特大城市中落户宽松的城市
对于网络上关于深圳户籍政策变化源于“七普”人口数据的看法,钟若愚认为,近年来深圳实际管理人口和实际常住人口的总量保持在“高位运行、小幅稳定增长”的态势,“七普”的数据结果凸显深圳人口总量高位运行,公共服务资源供需面临压力。
如何看待政策调整?钟若愚认为,深圳人口调控与户籍政策的动态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几个平衡原则:一是人口总量压力与稀缺公共服务资源间的平衡;二是人口调控与经济活力间的平衡;三是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相适应的平衡;四是人口发展与深圳未来城市竞争力间的平衡。以北京、上海、广州为参照,按照单位GDP所能承载的户籍人口总量测算,深圳户籍人口达到800-1000万人区间即可达到户籍政策调整“窗口期”。
目前来看,深圳尚未进入人口与户籍政策全面调整“窗口期”。此次拟修订户籍迁户政策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待正式发布和实施“户籍新政”后,将会具有一定时期的政策稳定性和延续性。深圳仍然是国内特大城市中户籍迁入政策最为宽松的城市。
03深圳还有哪些人才吸引力?
包容性是深圳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落户政策“收紧”的同时,近期深圳人社局发布《关于高层次人才业务、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业务相关安排的公告》,对2021年9月1日及之后新引进人才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
这样的深圳还有人才吸引力了吗?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王梅参与的一项“深圳吸引人才要素”研究表明,深圳吸引人才的要素中,“城市包容性”以62.44%的比例位居榜首,“事业发展机会”以40.37%比例位居第二,“收入水平”以33.7%比例位居第三。而“人才政策引力”则以18.97%比例排在第七位,国际化程度、创新精神和城市竞争力均排在政策引力之前。
王梅认为,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包容性是深圳最大的魅力所在。由于深圳高速成长,经济总量位居国内城市前列,事业发展环境较好,发展机会较多,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部分人才而言,补贴并非选择深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属于“意外收获”,更多的还是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以及优质的工作机会。在深圳这样一座高度市场化的城市,有了事业发展空间,薪酬待遇等问题便迎刃而解。
04如何看待新的人才政策?
以事业发展潜力来引才聚才
落户政策修订意在优化深圳户籍增量人口的结构,那未来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又有何变动?近日,深圳市人才工作局透露,将通过打出人才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构建一流人才生态,着力打造全球智汇深圳样本。
比如,建立健全科技关键技术项目悬赏制,吸引全球人才“揭榜挂帅”;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重构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由“以帽取人”转为“以岗择人”;释放重大载体平台的引才、聚才效应。
小政留意到,深圳人才政策“组合拳”之一——特聘岗位制度
将强化行业和用人主体自主权,实行“谁用谁评价”。预计未来5年深圳将评聘2000名以上高精尖缺卫生健康人才,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名院长、名医生、公共卫生专家和青年医学人才。
对于深圳的人才政策“组合拳”,王梅认为人才政策调整有三大导向趋势,深圳正从过去依靠政策吸引人才向依靠优良的环境和文化集聚人才转变。
首先,人才政策更加突出用人主体和市场主体作用,把人才引进标准、评聘标准交给用人主体。这不仅更加符合人才管理规律,也更加符合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新的人才政策树立了全球引才导向,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第三是加强了通过事业发展潜力引才留才的导向。
深圳不断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人才发展构建“施展拳脚”的舞台,实际上就是要以事业发展潜力来引才聚才。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深圳将会更注重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及教育链之间的融合,调整优化人才政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小政了解到,未来5年,深圳将聚焦重点产业和民生领域,吸引集聚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00个左右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名以上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100万名以上各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努力把深圳建成天下英才向往之地和筑梦之城。
- 非深户籍孩子在深圳上初中,家长必须满足5个硬性条件
- 这类人群,不建议落户深圳哦
- 入户深圳非全日制本科补助你领了吗?不知道就亏大了!
- 农村户口想转深户?如果你还在纠结,这里有答案
- 非深户能在深圳退休吗?干到退休没缴满15年能延缴吗?
- 2020年广州户口PK深圳户口,哪个更好?
- 深圳2022中考深户全面倒挂,深户含金量受质疑?
- 办理深圳入户这3个省份又简单了,“跨省通办”太方便了
- 农业户口和深圳户口,我要哪一个
- 60岁以上深圳老人,来打免费流感疫苗!非深户也可以!
- 这些误区,导致了大部分人无法入深户,千万别小看!
- 2018年就那么一点点变化,深圳户口流程简化,审核却严了
- 还担心入深户之后不能迁回农村吗?看完本文打消你的疑虑!
- 孙海洋希望注销孙卓黑户口,被拐孩子的户口问题必须追究到底
- 想要落户深圳?这件事不得不了解
- 入深户,其实你最缺的是这个!
- 深圳入户条件+流程你知道吗?
- 重磅!2018年,如入深户的机会又多了一次!
- 节省时间,办理深圳户口最常遇到的10个问题你需要知道
- 北大、清华毕业直接拿上海户口?北京:我慌的一比!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深圳新人才引进业务系统今日上线 在职人才引进可个人直接申报
- 入深户有多麻烦,看完深户代办小姐姐的日常就知道了
- 2021年深圳市居住证补办流程及入口
- 家长必看丨孩子要在深圳上学,深户和非深户的区别原来这么大的
- 2017入户深圳补贴
- 年底办理社保等业务有影响?深圳这些网站域名将变更!
- 上海落户新政,北京副中心建设加码,央企离京,如何重塑楼市格局
- 2019年不在深圳工作可以落户吗?
- 最新:设收入财产限额,这些非深户人群也可申请公租房
- 爸妈必看:给孩子办理医保的最全实操攻略来了
- “抢人大战”再升级!上海、杭州:应届本科生直接落户
- 上海应届研究生落户新政引热议!怎么办理?落户在哪?这是“沪C户口”?详解→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石排外地户籍老年人免费体检开始预约啦
- 上海落户之高职称人才引进
- 居转户
- 2022年缴纳最低社保基数能不能落户上海?社保基数如何调整?_重复
- 留学生注意!史上最严回国新规来了!提前7天到起飞地自监?
- 指南者留学学员留学前后集齐券商、咨询、战投、研究院实习
- 临港产城融合区431平方公里!应届研究生毕业落户政策适用范围
- 我是否能通过人才引进落户上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