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法眼|女博士帮丈夫落户北京离婚索赔千万被驳回,“忠诚协议”在法庭上为何不好使?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2-31 来源:网络
(一周法眼|女博士帮丈夫落户北京离婚索赔千万被驳回,“忠诚协议”在法庭上为何不好使?)
【本期关注:忠诚协议】
妻子帮丈夫落户北京,约定若离婚由丈夫补偿1000万元,这样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驳回了相关诉讼请求,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发现,被寄予“拴住”另一半愿望的婚姻“忠诚协议”,不仅屡屡在法庭上“不好使”,甚至在公证处也吃了“闭门羹”。那么,造成这一现场的原因是什么,涉“忠诚协议”案件在江苏的审理情况如何?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庭长,并请律师对该案件蕴含的更多启示进行了分析。
帮丈夫落户北京,签协议如离婚男方补偿1000万元
白玲和胡明曾是一对校园情侣,白玲博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后,胡明则选择了硕士毕业后留京工作。婚后第二年,白玲博士后出站,按照政策,不仅白玲本人可以落户北京,作为配偶的胡明也可以随之落户。
这本应是一件开心事,谁知却成为两人矛盾的导火索。
原来,胡明本来也有机会拿到北京户口,但考虑到妻子以后能够落户,于是转而选择了一家高薪企业,放弃了落户机会。白玲却认为,胡明并没有充分重视自己为其落户作出的努力,于是二人大吵一架。
后来,白玲提出,如果想让这个家庭继续下去,需要胡明给出一个承诺。于是,白玲拿出了写好的“落户协议”,内容为:“胡明随白玲博士后出站落户北京,如果双方离婚,胡明给白玲补偿款1000万元。本协议负有法律效力。”
胡明为了缓解家庭矛盾,匆匆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可最终,两人因为常年积压的矛盾,选择到法院诉讼离婚。
“落户协议”不具强制执行力,负面效应不可低估
经审查相关证据及询问签约过程,海淀法院认为,该份“落户协议”属于关于经济补偿的约定,从其签订过程及协议内容看,既非双方对夫妻财产的约定情形,也非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因此,白玲主张依此处理夫妻财产分割,无法律依据,驳回了该项诉讼请求。
近日,海淀法院判决两人离婚,同时认定该协议无效,由男方每月支付抚养费5000元。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案承办法官指出,这起案件中的“落户协议”与近年兴起的“忠诚协议”有相通之处。
近年来,夫妻间签订“忠诚协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该协议是否有效?南京某区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庭长告诉紫牛新闻,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理解与适用》一书中明确:夫妻之间签订忠诚协议,应由当事人本着诚信原则自觉自愿履行,法律并不禁止夫妻之间签订此类协议,但也不赋予此类协议强制执行力。从整体社会效果考虑,法院对夫妻之间的忠诚协议纠纷以不受理为宜。
该书中认为,“如果法院受理此类忠诚协议纠纷……可能导致为了举证而去捉奸,为获取证据窃听电话、私拆信件,甚至对个人隐私权更为恶劣的侵犯情形都可能发生,夫妻之间的感情纠葛可能演变为刑事犯罪案件,其负面效应不可低估。”
法官:判决赔偿数额与协议无关,单独起诉不受理
那件,涉及“忠诚协议”案件的审判在江苏的情况如何呢?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7月,江苏省高级人民发布的《家事纠纷案件审理指南(婚姻家庭部分)》中就明确表示,夫妻是否忠诚属于情感道德领域的范畴,夫妻双方订立的忠诚协议应当自觉履行。夫妻一方起诉主张确认忠诚协议的效力或者以夫妻另一方违反忠诚协议为由主张其承担责任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这位少家庭庭长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当事人在起诉离婚时涉及“忠诚协议”,法院在判决中会根据一方的过错判给对方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但具体数额与“忠诚协议”中的约定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确定。“不少夫妻在‘忠诚协议’中会约定如果一方发生出轨等情况将净身出户,但在实际判决中,除非本人愿放弃财产,基本不会把共同财产全部判给一方。”
而如果当事人以违反“忠诚协议”为由,单独提起合同纠纷诉讼,法院将直接裁定不予受理。
“忠诚协议”不光在法院“不好使”,在公证处也会吃“闭门羹”。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苏州曾有一名年轻女子拉着未婚夫前往苏州公证处,要求为他们的“忠诚协议”办理公证,但公证员以“‘忠诚协议’更多属于道德范畴,不属于真实合法的公证事项,缺乏法律依据”为由直接否决。
律师:法律并不能直接调整所有社会关系
“法律谚语云,法不理琐事”,江苏亿诚律师事务所的徐旭东律师认为,该案还告诉大家,其实我们身边的一些事务不具有司法可诉性。
徐旭东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公权机构处理的是权利义务争议,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如人格权、债权、物权、知识产权等的争议具有可诉性。但是法律并不能直接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就日常生活而言,爱情、友谊等事务就难以用法律来调整。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本案例里的夫妻之间“忠诚协议”纠纷,恋人之间欺骗感情、朋友之间请客送礼、约会承诺等纠纷,邻里之间养猫遛狗冲突等。
当然,如果生活中的“琐屑之事”涉及法律上规定的权利,比如邻里关系引起财产权或人格权受损,自然就具有了可诉性。
记者看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理解与适用》中表示,“司法不可过深介入婚姻关系内部,‘清官难断家务事’之说还是很有道理的。”该书中同时指出,通过对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的有关法律实践及逆行比较“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夫妻忠诚协议或忠诚条款的效力均持否定态度。”(案件当事人为化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承源
校对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 2023年北京积分落户猜想:增加名额VS固定分数线
- 关于2022海口人才引进政策补贴和福利,你知道多少?看这里
- 非上海户籍无购房资格的在上海购买住宅的八个途径
- 定了!北京市新版积分落户政策今起发布实施
- 又一重点城市推“零门槛”落户,二线城市户籍全面放开在即?
- 明后年入学的家长注意啦,这些学校全市招生、不限户籍
- 东莞首次办理港澳通行证指南(非广东户籍)
- 环沪三城放松限购政策,昆山太仓非户籍可购买一套住房
- 医保新共济正在推广,异地就医的家人能享受么,是赚了还是吃亏?
- 年轻人涌向海口:一年落户6.5万人,海口房子快不够用了_重复
- 上海程序员「落户攻略」
- 中级职称能落户天津吗 哪些大专学历可申请人才
- 广东落户大放宽!广深之外,这三个城市备受青睐
- 2022年入户广州,户口落在哪里?哪个区比较好?
- 2022年上海居转户落户政策细则
- 应届生落户广州要注意这些
-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人才居转户7年缩短为5年,核心人才3年
- 事涉2.3亿人,生育津贴“松绑”背后
- 各有利弊!你会选择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呢?
- 福州:向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 每人1万元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办理落户基本要求竟是全日制大专学历,高职扩招能否解决问题?
- 集体户和个人户有哪些区别,入户后该挂到哪里?
- 2019深圳社保缴费比例及缴费基数下降!快看省了多少钱?
- 在深圳,不用交社保也能办居住证了!五类人才可直接办理
- 要办理深圳居住证的请收藏好!足不出户在家轻松办理
- 深户办理的各类型障碍分析
- 在深圳,非深户与深户的生活成本相差有多大?在花冤枉钱吗?
- 深圳户口办理说明指南
- 深圳落户政策2021最新版
- 非深户孩子在深圳上学,一年至少几万的学费?还不如直接入深户!
- 2016年千万人不知道的积分入户新政策
- 上海落户积分和落户哪些学历有用?
- 上海居转户公示通过后流程
- 上海市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缴存上限是多少?网友:没想象中的高
- 后海归时代,澳洲留学回国工作指南,你了解吗
- 上海退休人员每月医保返款有多少?比在职人员多吗?有300元吗?
- 「市民云资讯」非沪籍无居住证可以在上海换领身份证吗?
- 通知!2020年留学生免税购车最新政策介绍!抓住机会
- 广州:全日制大专生可落户花都从化增城
- 留学生因疫情隔离,工资降低影响落户上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