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八成博士后出站留在广州 广州打造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发布日期:2022-12-23 来源:网络
(逾八成博士后出站留在广州 广州打造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
视频加载中...
“这边的年轻人科研创新氛围很浓厚。”一位参赛博士后如此说道。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11月19日-21日在广东佛山举行,广东共计208个、广州共22个高水平项目入围,越来越多的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在南粤大地上“挑大梁、当主角”。近日记者在“探访湾区青年新高度”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媒体采风中了解到,广州打造以“三站两中心一基地”为主要布局的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全市现有在站博士后1092人,出站博士后留穗工作比例达81.3%。
博士后:参赛能让基础研究成果更好地落地
“我们是做基础研究的,平时跟企业和产业应用没有很好地对接上,通过参加大赛的揭榜领题赛,我们可以将基础研究成果更好地进行落地转化。”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博士后郭璟祎带队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揭榜领题赛,并成功进入总决赛。针对“放榜方”提出的“类器官再生医学应用新技术”题目,郭璟祎团队给出了“基于成体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和3D打印技术进行组织器官修复和人源器官构建”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3D打印技术,把基于成体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当作“墨水”,“打印”出人类肝、肾的类器官,为以后临床上器官移植提供基础。虽然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这项新技术,但要把新技术做得更稳定、成本和时间做到最优,需要不断探索。“这是一个四年的项目。但类器官研究领域的路还有很长,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3D打印出来的类器官能用在临床器官移植上。”郭璟祎说道。
从硕士开始,郭璟祎在广州学习、工作已经十年,“广州可以说是我的第二家乡。”郭璟祎说,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政府部门十分支持科技创新,不仅有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在人才住房保障、生活资助等方面也给予很大支持,充分保障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她表示,博士后出站后将继续留在广州进行科研工作。
“博士后工作站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储备库,有约1/4的博士后出站后会留在本单位工作。”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人事教育处副处长陈鹤表示,随着中科院、广东省及黄埔区对博士后人才的资助不断“加码”,研究院博士后进站人数不断提升,从2016年仅4人入站,到2020年进站人数达到105人。
打造高质量的人才供应链
今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取博士学位后,孙骄杨成为了生物岛实验室的博士后。去年初她参与了人源化hACE2小鼠模型构建的紧急抗疫攻关项目,成果于2020年12月份在NationalScienceReview上在线发表。今年,她作为“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带队参加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创新赛,并入围决赛。
“这边的年轻人科研创新氛围很浓厚。”孙骄杨说,粤港澳大湾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地处其中的生物岛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推动自己科研工作以及成果转化。这次参加大赛,也是为了与高水平的科研创业团队交流学习,提升自己多个方面的能力,也让自己明确研究方向,提高自己探索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信心。同时她也希望宣传推广自己研究的新一代动物模型快速制备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需要研究型人才,博士后制度是非常重要人才培养途径,博士后也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生物岛实验室博管办副主任杨红宇表示,博士后在工作站能够沉淀和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验室从一开始就规划通过“黄埔学院”(人才培养高地)体系化、结构化地打造高质量的人才供应链。实验室首先设立博士后科研平台,相继设立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此外,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为博士及博士后提供科研服务,促进产学研协同与成果转化。
广州近七成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设站单位工作
“去年5月,我们对博士后政策进行重磅升级,培养链条前移,构筑‘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在站博士后资助培养—出站博士后留区工作’贯穿博士博士后的选、育、留全链条。”黄埔区人社局局长周锦高介绍,其中“青年人才国际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最高可资助60万元/人,博士后个人的资助最高可达85万元。目前,黄埔区共有96家博士后设站单位,设站总数占到全市的一半以上。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区累计兑现博士后设站、博士后安家费等补贴约1.13亿元。
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在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广泛设立科研平台,打造以“三站两中心一基地”为主要布局的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对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分站、创新实践基地以及省博士工作站予以100万元-30万元不等的建站资助,致力打造集聚博士博士后人才和高端创新要素的资源平台。全市现有在站博士后1092人,出站博士后留穗工作比例达81.3%,其中留在设站单位工作的近70%。
“广东已基本形成学科专业齐全、地区行业分布广泛、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博士后工作体系,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的博士后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广东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566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94家。在站博士后超过人,累计招收博士后3.8万人。
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揭榜领题赛四大组别,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赛事。据统计,本次大赛广东共有208个高水平项目(1076人)入围总决赛,约占全国入围总决赛项目的七分之一。其中,广州市有22个项目挺进总决赛,包括创业赛项目12个(占全省22.6%)、创新赛项目6个(占全省37.5%)、揭榜领题赛项目4个(占全省44.4%,占全国17.4%)。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通讯员粤仁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何颖思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 2023年北京积分落户猜想:增加名额VS固定分数线
- 关于2022海口人才引进政策补贴和福利,你知道多少?看这里
- 非上海户籍无购房资格的在上海购买住宅的八个途径
- 定了!北京市新版积分落户政策今起发布实施
- 又一重点城市推“零门槛”落户,二线城市户籍全面放开在即?
- 明后年入学的家长注意啦,这些学校全市招生、不限户籍
- 东莞首次办理港澳通行证指南(非广东户籍)
- 环沪三城放松限购政策,昆山太仓非户籍可购买一套住房
- 医保新共济正在推广,异地就医的家人能享受么,是赚了还是吃亏?
- 年轻人涌向海口:一年落户6.5万人,海口房子快不够用了_重复
- 海南人才落户新规政策2022条件
- 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 国家卫健委健康快车项目落户国药东风总医院
- 广州户口无房产,怎么让孩子读公办学校?
- 3月29号入户系统就要开通了,你的资料准备好没
- 干货|新公司社保开户办理流程详解
- 上海连续出台稳就业政策:企业补贴上限300万元,部分群体可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 2022快速办理广州户口的办法,广州空格入户带着方案来了
- 农村户口为什么值钱?看看农村的发展就知道
- 296应届生如何入户广州?毕业生入户广州还有补贴?
- 小小社保卡变身暖暖民生卡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为落户女子办假结婚证被刑拘
- 家有孩子入园入学的,别忘了办这个证明!深户非深户都需要
- 非深户如果想在深圳买房,又没满足这个条件,那只能走这条路了
- 北上广深无户口无房无车,我居然在一线城市做了裸全职妈妈
- 解读深圳居住证的好处 六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便利
- 非深户在深圳交了10年社保,这是我做得最对的一个决定
- 21年最后23天,大专本科学历最后入深户机会
- 人才引进入深户和积分入深户哪种途径比较容易?_重复
- 2021年深圳入户政策说明:深圳积分入户已经停了将近600天
- 非全日制大专学历,我顺利将户口迁到深圳了,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
- 开通户籍“绿色通道”,上海会比北京更具人才吸引力吗
- 北京2022年积分落户名单公示6006人入围
- 干货分享丨关于上海居住证积分,这些政策点网上查不到!(二)
- 持有一级建造师证书可以在上海落户吗?
- 总投资120亿元 中国第一座车规级晶圆厂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
- 来了直接落户!杭州再出新政,为了抢人“拼了”
- 上海动迁款分割最新案例:离婚后空挂户口的不是同住人
- 2021年积分入户细则,100分只是打底,关键还是择优录取
- 个人历年社保基数该如何查询,事关你的居转户、积分!
- 上海留学生落户,你需要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