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入户流程

栏目导航
研究生博士落户栏目

“上海博士后”全球招募启动,五场直播发布五千余个岗位

栏目:研究生博士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11 来源:网络

“上海博士后”全球招募启动,五场直播发布五千余个岗位

(“上海博士后”全球招募启动,五场直播发布五千余个岗位)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朱奕奕

  2022年8月15日起,上海市人社局联合澎湃新闻发起“上海博士后”全球招募系列直播带岗活动,至8月31日共有五场直播上线,从科研院校到重点企业,共发布5157个博士后岗位,面向全球,不限国籍,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相聚黄浦江畔,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首场直播中,上海交大、同济、华理3所“双一流”高校做客直播间,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祝颖华也对全球招募进行解读。当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也通过线上形式,为首场直播致辞。

  “就在三周前,上海面向全球发布了今年下半年博士后招收岗位,这是继去年首次对外发布后的第二次发布,但直播确实是第一次。”祝颖华说,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还在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希望能通过直播的方式,跨越时空的阻隔,给身处世界各地的博士们,一个深度了解上海博士后工作、了解上海博士后设站单位的平台。

  祝颖华介绍,上海的博士后工作的规模和质量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位居前列。目前共有238家科研流动站,154家科研工作站,13家创新实践基地。截至2022年6月底,在站博士后7305人,其中24%为外籍或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累积培养博士后3万余人,其中有10人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0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此外,自2018年起,上海实施了“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对经遴选的优秀博士后由上海市给予两年30万元的资助,同时要求设站单位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2020年,上海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当年度从海外引进的博士后纳入直接申报范围。四年来,累计资助博士后1675名,资助金额约5亿元。目前,该计划已经成为上海吸引、培养优秀博士后的王牌项目。

  2022年,上海面向全球发布5157个博士后岗位需求,共有123家企事业单位的259家博士后站点发布博士后岗位,汇集浦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商飞等一大批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双一流”高校和全球头部企业。

  首场直播中,上海交大、同济、华理3所“双一流”高校代表也面向全球介绍博士后招募及培养计划,并在线回答网友的疑问。

  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处处长赵震介绍,上海交大目前共设有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超过2200余人。依托国家、省部级和其他重要科研平台、重要科研项目,以及一大批优秀导师,招收博士后。此次校本部托近500个科研项目,提供了800多个博士后岗位需求,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海洋、人文社科等关键发展领域,涉及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碳中和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赵震透露,学校多措并举培养博士后:从制度层面不断推动博士后进入学校教职体系,畅通博士后进入长聘教轨的通道,为博士后学术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级的支持。2021年校本部博士后出站后去往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比例为70%,出站留校工作比例为24%,出站博士后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

  同济大学人事处处长李博峰介绍,作为中国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同济大学自1985年设站以来,博士后队伍规模不断扩大,队伍质量持续提升,共累计招收博士后2800余名。目前,学校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博士后在站规模逾900人,其中包括外籍博士后37名。

  此次,同济大学7位院士领衔,553名教授及其团队,通过“上海市人社局”官网发布了796个博士后岗位。

  李博峰透露,同济大学在博士后培养中尤其重视“传帮带”,为了加速博士后从学生向成熟的科研人员的身份转变,通常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成熟的团队,并且让博士后“扛起担子”,给予机会和责任。所有博士后在进入同济后,将有专门的联系人负责对接各项需求,及时掌握心理动态,更好地关注这一青年学者队伍的成长。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海峰表示,华东理工大学于1985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内17家首批设站单位之一。学校现设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积极推动博士后队伍建设,国家“博新计划”获批人数逐年攀升,博士后科学基金获批比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获批率名列前茅,博士后人员已经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师资预备队”“人才蓄水池”和“科研生力军。

  这次一共有17家单位参与系列直播,包括6家双一流高校,3家中科院单位,1家医院,2家企业,2家金融机构以及2家博物馆。

  为了更加突出针对性,上海市人社局与澎湃新闻将上述17家单位共分成双一流高校、金融人文、自然科技、生命健康四个类别共5场,期待着全球人才的线上互动,也代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欢迎青年科研人才的到来。

  责任编辑:高文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刘威

推荐资讯点击咨询
最新资讯点击咨询
热门资讯点击咨询
相关资讯点击咨询
推荐内容点击咨询
热门内容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