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写信吐槽上海楼市新政下新房摇号积分的漏洞之有感
栏目:研究生博士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1-13 来源:网络
(博士写信吐槽上海楼市新政下新房摇号积分的漏洞之有感)
4月19日第二个博士写信了,大致内容如下图所示:
相信阅读完毕以后,大家的立场不同,所以感受也是不同的。首先,说下自己的成分:老上海人,有房户。我觉得看完这封信以后,说得严重点就如标题所述,扛起“公平正义”的大旗为自己谋私利,如果不是上纲上线的,那这位博士就是因为买不到自己的“心头好”所以吐槽发泄一下。
1,上天不能什么都眷顾你,不能够什么红利都给你一人“吃”:您2019年博士毕业以后,说明您学业有成;和海归女硕士相恋,说明您未来家庭结构优秀,幸福美满可期;您和未来太太均在浦东中环边工作准备第一套入手700-800万的房产,说明您职场顺利,收入颇丰;您和您太太均落户上海,说明您们已经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对得起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如果把上海出台的楼市新政加上新房限价也看作一种红利的话,试问一下这种红利一定也要降临在您的头上吗?如果享受不到“红利”就开始吐槽、抱怨,写信,浪费社会公共资源,这是阿拉上海人应该做的事情吗?
2,也许您真的不能入围:信中您只提到,入围该楼盘入围的分数是75.6分,却对自己的分数含糊其词大致在65分左右,正好借此普及一下上海买房的计算方式:家庭(10分),单身(0分);上海户口(10分),上海无房(20分),无房,5年内无购房记录(20分),从2003年1月起至今累计社保月数(乘以0.1)就算您是2019年1月开始缴纳社保,到2021年4月,算27个月,那么是2.7分,您的总分是单身0分+上海户口(10分)+上海无房(20分)+无房,5年内无购房记录(20分)+社保2.7分=52.7分,根据作者的大致测算,您的分数并不高,您可能认为您自己被“做掉”了,但是作者认为您不是被做掉的,您的条件本身还不合格。试想一下积分为何这样定,家庭比单身高,上海户口比非上海户口高,无房比有房高,社保缴纳时间长比缴纳短高?两个字“稳定”,您才工作多久哦?2年多?政府通过新政在告诉我们,上海这座城市希望一切都是稳稳当当的,稳稳当当的工作,稳稳当当的为城市做贡献,稳稳当当的楼市,稳稳当当的生活,防止那些投资客投机炒作,他们不是来为城市做贡献的,也不是来提高城市生产力的,而是来捞金的。不知这样说您是否能够理解呢?您觉得您的为入围是因为猫腻,而作者认为您本身还需要修炼,还不合格,人生不就是这样吗?难道去应聘,没有被选中,那就是招聘公司有猫腻?然后开始吐槽招聘单位?一定不是这样的吧。
3,用写博士论文的态度来写信:您博士毕业论文应该写了很多吧,每一篇论文都有论点和论据,作者看了您的信以后,觉得您的论点是“新政不合理给刚需当头一棒”,论据是您无房,您是刚需,现实是很多高分入围的购房者不是刚需,他们有房过户给了父母或子女变成了高分入围者?这个论据明显空洞,主观臆断。这样的人群在您摇号的楼盘占比多少?总量多少?他们一定是过户给了家里人?不是卖了房子改善置换的?那按照您写信的意思就是卖了房改善置换的不是刚需群体?他们拥有房子的迫切程度比您低?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过户给父母那说明什么?说明以大家庭为单位,这个家庭仍然符合刚需改善的大背景,他们在房产需求迫切性上也不比您来得低,且您想一想,就算有些高分入围者的确如您所述,他们过户给父母或者子女的同时,是否也伴随着不确定的家庭财产纠葛和矛盾呢?他们做这件事是不是也承担了风险,风险要有风险补偿,作者不赞同这种行为,但是你口中的这些人,付出的也不比你少,说个笑话,把自己房子过户了,然后因为家庭矛盾过不回来了,他们也就变成了无房户,社保时间比你长分数比你高也是很合理的啊。作者认为您应该用些论文的态度来写信,论据站得住脚,数据正确,这样你的信才是有建设意义的,而不是发泄私怨。
4,扛着大旗谋私利:信中最后您提到希望政府快点出台新政补丁,把五年内无购房记录(20分)改成5年内无交易记录(20分),这个作者看来明显是谋私利的行为,说些大白话:您觉得政策误伤了您这类的刚需群体,所以您要求政府出政策保护您这类的群体,这样您的相对分数就高了?但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政府按照您所谓的正义之言随便打补丁,是不是会同样误伤其他的购房群体呢?简述一下,5年内无交易记录,也就是说,卖房置换群体分数会低20分可能会低于您这样的无房户。这些人一定是为了投资套利而置换吗?您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些人在上海的第一套房没有您的选地那么高大上,他们当初的首套房品质不好,环境一般,没有学区,但是他们也在这个城市打拼经过努力,工作稳定了,收入提高了,银行存款有结余了,孩子要读书了,所以才考虑置换的呢?那么这些人凭什么在购房的先后顺序上要排在您之后呢?作者认为无论从为城市的贡献度、家庭生命周期来说他们也许比您更像“刚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相信您秉持这个理念走到今天,但是千万不要双标,辜负了您地所学,要购置房产在您面前的有很多选择,调整一下地段、降低一下品质,预期低一点,也许您会更开心一点!
- 上海33岁女博士闫宏微:赴美抗癌不幸病逝,今丈夫带幼女独自生活
- 上海交大女博士钱璐璐,共经历4任丈夫,她被称为“学术妲己”
- 2022/03/30《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
- 非全日制研究生趋势利好,越早考越容易拿证
- 上海交大博士不如本科生!清楚这一点,求职路上不走弯路
- 2022应届生上海落户评分标准出炉,985和211加分,双一流榜上无名
- 夫妻分居落户政策,配偶直接5年落户上海,再也不用等10年
- “清北落户上海”:城市抢人计划的背后
- 啥?上海地铁要招博士后了?
- 上海交大博士求职被拒,只因本科非211,第一学历真的这么重要?
- 上海一82年女博士,相貌与智慧并存,11条择偶标准连胡歌都达不到
- 上海“抢人”,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 柏文喜:上海为何放开研究生就业入户?
- 2020年上海居住证积分细则
- 上海交大毕业生就业去哪了?报告:近七成留沪工作
- 纪实:上海41岁女博士征婚,列出11条要求,网友:许愿请到庙里
- 上海落户又一次放宽,上海市试点应届研究生毕业生落户新政
- 赞!他们获得了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李丰课题组诚聘博士后
- 「研」各高校研究生补助标准,快来看看你们学校给多少钱
- 2021深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居住证可以吗
- 2021深圳入户需要居住证吗人才引进审批文件文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个人招工流程分享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流程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新升级!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秒批”入
- 2019深圳人才引进政策落地一个月 约10万人次落户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工作再创新!这些人可享受升级版“秒批”业务……
- 2021广东省户籍在深圳续签澳门通行证需要居住证吗?
- 2019深圳人才引进办理方法
- 2021年香港居民怎么在网上申请深圳居住证?
- 深圳拟调整入户政策
- 深圳户口办理条件和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 深圳打工人们,你的居住证续签了吗?
- 超级福利!这20项免费服务,深户非深户都能享受!
- 北上广深新一轮抢人大战开始 深圳落户最具优势
- 大专学历怎么才能成功弄深户呢?
- 2018年深圳市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
- 深圳应届生入户过程分享深圳市人才入户补贴9月就取消
- 深圳的公司集体户辞职后,户籍迁出到哪里?
- 读书无用?来深圳,你办理下深户就知道了
- 每年2万!北上深直接“落户”!这些研究生“补贴”你知不知道?
- 还是农村户口的注意了,“户口合并”要来了?几件麻烦事要解决
- 地方楼市调控更精准:支持多孩家庭和人才引进
- @留学人,想申请美国研究生?这些tips让你少走弯路
- 上海作为“海归”的首选就业城市!这些优点你知道吗?
- 「回国攻略」最新留学学历认证申请教程
- 上海,这些人可以直接落户!新一轮“抢人”大战即将开启?_重复
- 2019上海居转户政策是什么?外地户口上海买房条件有哪些?
- 广州入户新政来啦!学历类人才入户年龄限制放宽5岁
- 留学生落户上海需要办居住证吗?